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浆状稀粪和引起仔猪早期死亡为特征。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危害出生后数小时到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仔猪,窝发病率可达90%以上,头发病率在20~60%之间,死亡率可达80%以上。尤其以头胎青年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为,发病急,死亡率也高。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黏腻稀粪为主要特征。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该病发病率较高,可达80%,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 疫苗预防
1.1灭活菌苗 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必须同时具备二个致病因子:一是细菌表面的菌毛粘着素(目前已发现的与仔猪黄白痢相关的菌毛抗原主要是K88、K99、K987p);二是肠霉素(包括热敏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目前,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较好的灭活苗主要有三价苗(K88、K99、K987p)、双价苗(K88、K99)及用本地(场)分离的不同抗原型菌株制成的“自家苗”,在产前40天和15天颈部肌注各1次,能大幅降低仔猪黄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发病严重的猪场采用本场流行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制备的“自家苗”,用于种猪和仔猪的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黄白痢发生。种猪的免疫接种使得初生仔猪通过吮乳获得被动免疫抵御黄痢的发生,而仔猪接种则有利于防止白痢的发生。对于本地(场)致病性大肠杆菌应定期监控,一般每2-3个产仔高峰分离更换一次菌种;同时,定期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作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临床药物选择。
1.2 基因工程苗 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有K88、K99、K88LTB(MM-3),STl-LTB,大肠杆菌三价基团工程苗K88、 K99、K987p。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双价或三价基因工程菌苗1-1.5头份,对仔猪黄痢的保护率较高(分娩后立即给母猪注射青霉素320万U和链霉素200万U,以防产后感染),笔者在本县大力推广运用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预防仔猪黄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 抗体治疗 致病性大肠杆菌黏附因子血清,禹滨等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含的黏附因子[K88、K99、K987p、F41]提纯物超免健康成年猪后采血制成),既可用于预防又可用于治疗仔猪黄痢;冷碧等用多价幼畜腹泻灵(抗体制品)口服治疗仔猪白痢,治愈率达96.2%。
1.4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畜禽体内固有的菌属通过养分竞争、黏着位点竞争等调整菌群格局,通过抑制不利微生物的定居和繁殖达到治疗目的。如添添旺(由啤酒酵母、产朊假丝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组成),调痢生(由正常微生物SA33研制);下痢菌制剂(为蜡状芽胞杆苗);菌痢康(GV717无毒需氧芽胞杆菌);益益久(由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复合而成),微生态制剂安全,无副作用,而且使用方便,有利于猪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仅有助于防止仔猪黄白痢,还可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断奶重。
2、 药物治疗
2.1 抗生素 不同猪场的不同O抗原大肠杆菌血清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且同抗原群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也很大。另外不同发病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分布也不均衡。由于养猪生产上滥用抗生素,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卡那毒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等对本菌已基本没有作用。不同地区的菌株对同种抗生素敏感率差异也较大,这与临床上使用该药的频率有关。在进行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面,各地(场)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来指导选药,切不可盲目滥用抗生素。临床用抗生素3-6个月应至少更换一遍。
从仔猪出生至7日龄时每天给仔猪灌服氟哌酸粉剂(10mg/kg体重)每天2次预防黄白痢;用安普菌素(25mg/kg体重)能有预防和治疗乳猪的黄痢,提高乳猪的存活率和增重;氟苯尼考(20mg/kg体重),每天肌注1次,严重时每天2次,连用1~3次;用乳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注射液(1.5-2.5 ml/kg体重)每天肌注1次,连用3天,能有效治疗仔猪黄痢;头孢唑啉、新霉素、粘杆菌素在某些地区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抑制效果较好。
2.2 中草药制剂 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普遍性造成许多原来防治本病有效的抗生素在某些猪场已无明显效果,反而使应用剂量不断地加大。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转移,又会使细菌对人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中草药具有毒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能调节整体功能,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目前在临床上对防治仔猪黄白痢的应用前景正越来越广。
母猪口服或拌料:“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地榆、泽泻、白术、陈皮、厚朴、苓皮)90%喂母猪,余10%喂仔猪;“母子康”(蒲公英、地榆、黄柏、白头翁、苍术、陈皮等10余味中药)在母猪产仔前1d-2d至仔猪20日龄阶段内,每头母猪每日拌食100g,仔猪在20-35日龄期间,在饲料中加入3%母子康;“黄白痢散”(穿心莲、白头翁等)拌料喂服母猪预防仔猪黄、白痢;“消痢散”(草豆寇、厚朴、陈皮、苍术、神曲、山楂、茯苓、木香、罂粟壳等)拌料饲喂母猪来防治仔猪黄、白痢;“泻康宁”(白头翁、黄连、黄柏、鱼腥草、秦皮、苦参、神曲和麦芽等16味中药) 添加到母猪饲料中来防治仔猪黄、白痢。
仔猪注射或口服:“复方白毛藤注射液”(白毛藤、蒲公英、板蓝根等5味中药);“克痢注射液”(石膏、滑石、白头翁、苍术等);“仙翁止痢针”(仙鹤草、夏枯草、白头翁)对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泻痢杀”制剂(白头翁、黄连、苦参、黄柏、地榆炭、三棵松、青皮、青木香、当归、山楂、芍药等11味中药),并佐以免疫增强剂对仔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敏感率达100%;“穿心莲”注射液后海穴注射2mL,严重者隔日再注射1次的方法治疗仔猪黄痢,效果比较显著。“克痢王”口服液;“止痢散”(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金银花等10余种中药);三黄汤”(黄柏、黄连、白头翁等12种中药):等用来防治黄白痢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